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媒体报道涨知识 | 原来嗓音也分年龄
嗓音常常是一个人的另一种标记,从幼年至老年,不同年龄时期,我们的嗓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嗓音的变化中往往还蕴藏着许多健康信息。
我们一起来听听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徐洁洁主任的解说吧
·徐洁洁·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医学博士
江苏省“333新世纪科技带头人工程”培养对象,“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嗓音学组”委员,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”委员,“中国艺术医学协会”理事会常务理事,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”常务委员,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曾赴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研修,开展科硏项目16项,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,主编参编专著12部,科研及教学成果获奖12项。
擅长:嗓音疾病和咽喉疾病的诊治。主要包括:慢性咽炎、慢性喉炎、反流性喉炎、咽喉异感症、声带良性病变、发声障碍、嗓音矫治。
除了疾病外,嗓音还会随着人的年龄变化而变化。徐洁洁教授说从年龄角度,嗓音变化会经历婴幼儿期、儿童期、青春期、更年期、老年期等不同阶段。
婴幼儿期嗓音是指出生后至6岁,婴幼儿如果长时间大声哭叫超出了喉的生理能力,声带因用力发声而过度紧张并频繁撞击接触,最终可损害声带,导致嗓音变粗或嘶哑,因此婴幼儿期就要注意嗓音保护,避免大声哭叫。
儿童
期一般为6-12岁之间,儿童期嗓音特点表现为音色明亮,音调比成年人高,但音域宽度和音色丰富程度比成年人低。
但是儿童声带柔弱,过度或不当用声可造成声带振动最大处黏膜上皮长期碰撞摩擦,易形成“声带小结”病变。儿童的声带小结也称为“喊叫性小结”,男孩好动、爱喊叫、性情急躁、易发脾气,因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。
更年期嗓音,一般为45-55岁人群。更年期发声器官及嗓音的改变无需特殊治疗,主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、合理用声。如更年期症状明显,可适当应用激素补偿疗法,以缓解临床症状(但不宜长期使用);亦可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。
老年期嗓音,一般为65岁以上人群,此时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衰退,生理功能下降,而影响发声器官的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、发声的气流动力状态及声音的神经协调控制等,使嗓音出现变化。老年期嗓音改变也属生理性变化,无需特殊治疗,可以进行适当发声训练,保持嗓音和谐。
至于如何保护,徐主任建议我们:
1、掌握正确适当的发声方法,如胸腹式联合呼吸增加发音时呼吸气流、喉肌松弛训练(咀嚼、哼鸣、水泡音)等。
2、用嗓前后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,用嗓后可自行水蒸汽雾化吸入。
3、注意饮食,避免或少食刺激性食物。
4、戒除烟酒,避免烟酒有害物质对咽喉、声带的刺激。
5、注意生活规律、合理,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疲劳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
6、避免受凉、感冒,注意气候变化,适时增减衣服,冬季注意防寒保暖,夏季注意防暑。
7、减少空气污染,保持工作及居住环境的室内空气流通,尽量减少接触厨房油烟。
8、加强身体锻炼,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,增强发声器官活动能力。
第十期 | 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信息如下:
不容拒绝的健康之约!
这一期您预约了么?
小编已经迫不及待提前预约了
健康,从此刻开始!
扫码预约啦!
爱心连线:0518—88125555
13675206687
187613703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