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实医患关系很简单,对医生而言,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信任就是最好的“红包”。76岁的陈老先生在半年前的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肝囊肿,辗转多家医院,均因老人年纪大,基础疾病多而被拒绝手术,3月中旬,家人在万般焦急中慕名找到仁济医院潘院长求助。考虑到今年陈老先生许多重要脏器皆有退化,手术风险较大,普外科特别组织了病例讨论。在潘院长的指导下,经过一周的评估,并联合心脏内科、麻醉科、呼吸科等多学科进行讨论分析后,准备3月22日为陈老先生进行“肝区段切除术”。子女们虽舒了一口气,但又开始担心,父亲会不会下不了手术台。子女们私下商量,决定给主刀医生送个红包。术前,陈老先生的儿子找到了潘院长,硬塞给他一个红包,潘院长当场婉拒,不管家属多坚持,潘院长始终不肯收。当天,手术很顺利。
“病人生病时求心安的心情可以理解,有时候病人的一句“辛苦了”、“感谢”,都会让医生觉得特别暖心,手术的疲惫也会一扫而光。医生和患者在某种意义上更是战友,对付共同的敌人——疾病。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,其实医患之间的关系很简单,不必要采用所谓的潜规则,也不需要某种形式的感谢。在医生看来,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是最好的“红包”。
在仁济医院,拒收红包的事例很多,潘院长的举动,更是让小编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。在老百姓眼里,仁济服务好、医术高、医德医风好,是名副其实的好医院。一面面鲜红的锦旗、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,都表达了病人最真挚的心声……
“潘院长,您做这行会觉得累吗?”
“天使怎么会累?我们背上有翅膀,脚下有风火轮!”潘院长打趣道。
晚上将近十一点,医院来了位急性阑尾炎患者,需要立即手术。累了一天的潘院长刚到家准备休息,接到电话立刻赶回医院。为了尽快减轻病人痛楚,潘院长在路上就开始联系当天值班医生、化验室、彩超室、手术室,迅速准备好一切手术相关事宜。到了医院,一路快跑直奔急诊室的潘院长已是满头大汗。经检查,患者阑尾炎较重,需要立即手术。
术中探查阑尾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粘连,但阑尾整体情况较好,手术在有惊无险中顺利结束了。医生患者皆大欢喜,患者家属对潘院长及普外科治疗团队表示衷心感谢。
潘院长说:“医生这个职业很特殊,只要患者有需要,不管什么时间都要及时出现。治病救人,靠的就是自己过硬的技术和患者的口碑。能给患者带来健康,就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!三十多年的从医路,就这么一直坚定的走着......
“操得了手术刀,拿得了麦克风”的潘院长
仁济医院荣誉院长、党支部书记、普外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、普外科学科带头人。专业特长肝、胆、胰、胃肠、乳房、甲状腺肿瘤外科、腹腔镜外科手术。
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;市医学会、医师协会理事;普外科、肿瘤及医疗事故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;肝胆、胃肠及甲乳外科学组委员;灌云县知名外科专家,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。获得市新技术引进奖四项,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。
曾先后在省肿瘤医院、鼓楼医院肿瘤外科、肝胆外科、微创外科、市一院普外科进修。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,开展的肝叶切除、肝内胆管切开取石盆式内引流、直肠癌保肛手术、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等20多种高难手术填补我县空白。
健康热线:0518-88125555